以JG178-2007《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檢定規(guī)》為背景,以波長檢定為切入點深入探究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檢定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旨在提高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合格率改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計量性能。2007年11月21日,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發(fā)布《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檢定規(guī)程》,并于2008年5月21日起正式實施。在經歷四次的修訂與整合后,該規(guī)程在“計量性能”中引入了波長分段,并對透射比和吸光度做出了明確、統(tǒng)的規(guī)定。同時,該規(guī)程強調了近紅外光區(qū)儀器的檢定,并對波長標準進行了改動。波長準確度是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分級的重要依據,也是檢測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是否合格與計量性能是否優(yōu)越的重要標準。因此,應當重視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檢定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和有效地處理分光光度計波長檢定中常見的問題。
1.1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機構制造缺陷及使用不當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傳動機構的制造、機構調整狀況以及使用都會造成波長超差。首先從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波長傳動機構的制造來看,如單色系統(tǒng)內的色散原件、透鏡反射鏡等原件的制造缺陷,都會將制造誤差引入到波長機構誤差當中2;其次,從各元件的裝配位置來看,如光源、波長裝置等裝配位置不準確,也會引入波長誤差。最后,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從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來看,如一臺721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后,其波長度盤會出現緊固螺母松動、凸輪軸卡死、光斑不純等現象,其原因在于使用者未對其進行使用或調整后的校準與檢定,導致波長誤差。此外,上海儀電分析儀器有限公司引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在利用比爾定律對物質進行光譜特性檢定時,需要一束具備特定波長的單色光,但在實際的檢定過程中,儀器提供的光束波長屬于單峰曲線,具有一定的帶寬,波長所帶來的誤差同樣會引起波長檢定超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