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吸收波長的測定和選擇
由圖1 可知,胡桃醌的最大吸收波長出現(xiàn)在250 nm 左右,此時受干擾較少。因此選擇250 nm 為測定波長。
2. 2 流動相組成的影響試驗
從圖2 可以看出,隨著水的比例增加,流動相的極性增大,保留時間也延長。當甲醇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50% 時,分析時間過長,峰形開始逐漸變差。綜合以上情況,選用甲醇的體積分數(shù)為50%( 即甲醇與水體積比為1 ∶ 1) 。
2. 3 pH 值的影響試驗
流動相中水相的pH 值在2 ~ 7 范圍對胡桃醌的保留時間( 圖3) 和峰面積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但當pH 值為4 時,峰型較好,因此本試驗中選取水相的pH 值為4。
2. 4 柱溫的選擇試驗
試驗結果( 圖4) 表明: 隨著溫度升高,各物質之間的分離效果有所提高,當溫度高于30 ℃,分離效果隨著溫度升高變化不再明顯,考慮到色譜柱使用溫度條件,選擇柱溫30 ℃。
2. 5 標準曲線的建立
以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作工作曲線,得到圖5,對曲線進行線性擬合,得到胡桃醌含量的標準曲線方程為y = 598 860x - 49 983 ( r2 = 0. 999 1 ) ,表明胡桃醌在10 ~ 150 μg /mL 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2. 6 精密度試驗
由表1 可知,高、中、低3 個不同水平的標準品溶液RSD值均小于2%,表明儀器及進樣的精密度良好。表1 精密度試驗結果樣品濃度( μg /mL)
測定濃度( μg /mL)1 2 3 4 5 平均RSD( %)
10 9. 73 9. 82 9. 79 10. 21 9. 87 9. 88 1. 29
50 49. 81 50. 33 49. 83 48. 97 49. 82 49. 75 0. 63
100 99. 82 98. 76 100. 09 99. 33 98. 67 99. 33 0. 49
2. 7 穩(wěn)定性試驗
由表2 可知,所測得濃度的RSD 為2. 5%,表明該方法在10 h 之內穩(wěn)定性較好,即樣品溶液可以在10 h 之內測定,基本上可以滿足試驗要求。